© 雷德Wetson|Powered by LOFTER

三件物,城中老街有,郊外新城无:古树,宗教设施,清寂角落。这些地方,是世界的开口……在京都,这样的开口,比比皆是……比影视中描述的,更为形而上学、更为妖魅的城。


《京都人生》

作者:[日]鹫田清一


一提到京都,想到的倒是过去看过的影视与小说里的城市。

还有打日系恋爱游戏的时候,主人公要修学旅行去京都。

不论你去过几次,或者正打算成行,或者压根儿没准备去,只是有点兴趣,都可以找这本书来读一读。

书里的京都很细致,有人情味儿,偶见俗语解说。

土生土长的京都居民眼中,事物描述得琐碎又富有年代气息。

旧旧的,温柔的感觉。


(摄影:扬羽1994)

————————————

譬如说清水寺的时候,提到俗语里说“从清水舞台上纵身跳下”,指的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京都人劝人说“吃碗茶泡饭再走吧”,其实是逐客令,叫你赶紧滚蛋。


提到出町附近的京都大学,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等地点时,又回忆起60年代游行,形形色色的学生活动,出发点就是“出町”的十字路口。


在出町,学生们首先受到‘善书堂’书店的关照。这是家书的当铺。‘善书堂’不拒绝学术类的书,所以愁钱的大学生们经常去。学生们还常去一家叫‘二叶饼’的店,买加了黑豆的著名糕团。


这家的糕团如今相当有名,总是排着长队。


这一带从前有家小而富有奇趣的中餐馆。如今老板应该有一把年纪了。大概也已经歇业了。当年这家店允许囊中羞涩的大学生随便吃,不过吃完后会让人洗半个小时(好像)的碗。

……


这事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帮谁。没有金钱的交涉,所以不是打工;并非无偿,所以也不是志愿者。做想做的事,为此付出劳动,并没有被合理化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却有所联系。


这就好像是无声的教导: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想着一本万利,而是要自己动手、辛勤劳作;又像是默默鼓励:不知道你想做什么,总之我对你有所期待——有那么点期待,又不是相当期待,末了也许嘟囔一句:你要是不行也就罢了,我自己的人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说起京都的咖啡馆来:


如今已经基本没有那样的微暗之所,可使得人保持孤独。没有这样的咖啡馆了。


大概就连电影院也不再是人们得以保持孤独的场所,已经基本看不到有谁会坐在最前排,仿佛要融入屏幕里,也没有人会抢着坐在某一排的最边上了。人们总是“群集”着。


在涩谷的中央街,在大阪的鳗谷或者美国村,在宗右卫门町,所谓的“交流共同体”的梦想熙熙攘攘。没有人想自己一个人待着。层层嵌套的“人圈”。都市变成了禁止孤独的地方。在其中,人们即便能够匿名,也无法孤独。


群众(Multitude)和孤独(Solitude)。能将这两者同等置换的是诗人。


▲又说到下鸭芝本町。


在下鸭芝本町一带,也有过一位奇人,自二战至今,在京都无人能及。他自称Resting Holy,也许我们可以叫他‘圣奇人’,那就是里千家查到教授堀宗凡。


据说他每天有一套固定的模式,早上做完点茶的练习后,便换上‘正装’——西班牙帽、纺绸和服、白色和服袜、木屐、耳环,右手执手杖,来到寺町的画廊,逛了一圈后,到四条稍事休息,抽上一根。大概没有哪个京都人没见过他这副妖娆身姿。


▲举止与舞蹈——南座


……甚五郎把他爱慕的花魁雕成了人偶。人偶活灵活现,但因为没有女人的灵魂在内,所以动作笨拙,像个男人。因此甚五郎把一面据说装有女人灵魂的镜子放到人偶的怀中。


人偶变成了花魁,开始起舞。一旦抽掉了镜子,又会恢复男人的动作……


男演员演出女人和人偶的双重形象,并且在不丧失女性魅力的情况下一会儿模仿男舞,一会儿解除。如此这般,印记一层层叠加在身体之上。


将印记作为样式加以洗练,就是歌舞伎的身段动作吧。歌唱版的道白,流水般的动作,给我们的“情”赋予构造。


如今我们将可见可闻的“情”的构造称作“印记”,我们将自身投射到舞台上演绎的“印记”之上,并产生共鸣。这就是歌舞伎能够俘获从前的人们内心的原因。


▲大碗面、糊汤面和鲱鱼荞麦面


小时候生病吃的“糊汤面”最为美味,要补充营养的话就吃“狸猫面”。京都的“狸猫面”是在大阪人发明的狐狸乌冬面的面汤里加上了勾芡。和东京的狸猫面不是一回事。


滑溜溜的酱油带着微甜,让孩子的舌头感到愉悦;同时,里面加的不是七味辣椒或者花椒,而是碾碎的姜末,有种大人的滋味,吃着让人觉得自己长高了一截。生粉的调和方法很难,家里做不好。


“狸猫面”是乌冬面当中最简单而最有料亭风味的。


▲从加贺街道望见的景色


过河之后,沿着贺茂川从出町通往上贺茂的,便是加贺街道。这也是去上贺茂神社的参拜路。春天时,马路如同粉色的隧道,夏天则是绿色的。


贺茂川的两岸都是木构的住家。尤其从出町到北大路,贺茂川东岸绵延的两层小楼,春天以贺茂川的流水和成排的樱树为前景,以比叡山为背景,美得让不会画画的人也想提笔创作。


▲西阵的夜


这一带聚集了西阵的织布商。当织机声消失,夜幕深垂后在这一带散步,偶尔有车经过。周围是古旧的房舍,却感到自己仿佛丢下了一切羁绊,作为赤裸裸的“个体”,在风中独自飞舞。


在智慧光院通跟前的“鸟岩楼”,是战时避难从祗园搬到西阵的鸡肉锅专门店。这里的精品便是鸡汤。


雪白的浓汤满满地装在沉甸甸的铜锅里端上桌,醇厚度可与一乘寺的拉面馆“天下一品”的浓汤相媲美。


只不过这里的不是用猪骨,而是用鸡骨架。似乎经过多道过滤,虽然浓郁,却又有着让人诧异的清爽口感。完全看不到埋在锅底的厚厚的一层带骨鸡肉。


▲作为京都


京都这个城市,“奥”“内”“影”等不可见的灵魂空间到处敞开;在这里能看到针供养,筷子供养,人们绝不把东西看轻;在这里能看到竹帘、洒水等习惯、细密的红栅栏、内园,这个城市拥有与严酷气候共生的智慧(也就是如今的节能都市)……诸如此类由外部给予的“赏识”,京都人装作响应,其实并不是真的响应。


他们在内心的某个地方并不认同这一类的评价。京都人只想过朴素又“普通”的生活。


……


不论对这些人(20世纪60年代的边缘人群)还是对旅行者而言,京都自古至今就是人生的避难所,藏身的寺院。这个城市不缺乏让其重生为“治愈城市”的组成部分。


……


是的,京都是一个很难单一概括的地方。混沌作为一种风格,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铸成了市民的血肉。




是不是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后记里,作者提到自己八年前分几次,搭乘206路绕京都走了一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固定下来一系列的‘我’的记忆再一次撒到各处”,而在八年后过完年,一月寒气逼人的夜晚里,带着摄影师和编辑,三个人在六条商店街的尽头吃狸猫乌冬,似乎也富有一种回忆的仪式感。


写作一个城市,便要浸透到它原本的“气”里去。作者生平里说他现在在大阪大学里长期地做教授。

那么写京都人生,既是回忆,也是乡愁。



就像看书里写古川町一间古怪的旧货店,旧货从店里漫出来,墙上都用绳子挂满,“仿佛整间房子都是用旧货杂乱组装起来”。


你回到某个常年久住的城市,若对它十分喜爱,那么,这种市井气浓厚的乡愁和温情,也像是旧货店里铺天盖地的货品似的。


一时间驻足,却不知道要挑选些什么。

有兴趣就找找这本《京都人生》吧。

如果今年有观樱和旅游的打算,也拿它作为观光路线的参考。带一本在包里路上阅读,也是蛮有趣味的。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