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德Wetson|Powered by LOFTER

东京女子图鉴。


老家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和同乡结了婚,生了孩子,寄来的贺年卡上印着她们看上去无比幸福的笑脸。可是,她们不会知道银座Qu'il fait bon,也不会知道走在可以埋没高跟鞋的柔软的地毯上时情绪高涨的感觉,当然不会知道歌舞伎眺台座位的便当的味道。

……

其实一旦决定了,结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单身的女人应该都明白。只不过,价值并不在于结婚本身,跟条件好的人结婚才是重点,所以才会结不了,不想结。

……

但是我在那次生日会上受到打击,感受了如同抢椅子游戏中一个人被淘汰的恐惧后,总而言之,结婚本身就是价值,下定决心要结婚。过了三十岁,自然不指望遇到什么真命天子。知道的太多,尝过的也太多,越想越多反而无法决定。 


小说节选翻译引自豆瓣条目讨论区,原文地址:[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921674/discussion/614608574/]


年初的时候,刚写下这部剧开头的简单介绍时,听见客厅里电视在放一个综艺节目,十个姐妹上台感谢她们母亲。


我扭头问主母:“十个结拜姐妹啊?”

答:“不是,是亲生的十个。”


十个亲姐妹(不是十胞胎)挨个儿报出当自己出生时,自己的母亲处于多大的年纪。最后一个说她出生时母亲才十九岁,台下立刻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


这么热烈掌声,为了赞美这名母亲刚一成年就立刻努力完成“自然赋予女性的‘最伟大’的任务”还是怎的——或只是我神经敏感,这节目只是单纯感恩母爱——总之,因为众所周知,一到过年,随便打开啥主流节目,好像都在卖力宣传母爱可贵生孩子伟大结婚光荣啥的。


咦,这日子真是没法活。


其实我很少讨论结婚恋爱之类的话题,并不是说我就是不婚主义了,或者是不食人间烟火努力扮演高冷的文青。而是这事儿真的千头万绪,不晓得打哪里讨论,说多了就是火气。


女性主义这词儿叫了好几年,女性内部依旧有不少人动辄开始反省“咱是不是女权过头,神经敏感”,我倒是觉得,这两年女权有倒退的趋势,国内国外都是。


说到国外,叫了好几十年的黑人平权,且不说能有多实在,起码做到表面的政治正确,但女权这事儿,你再努力架不住各类型同性的内部拆台。比如过年饭桌上各种打听你婚否,急着劝你快要孩子的阿姨和大妈们。


何况还有官方的外在主流言论,都叫你滚蛋回家去结婚生孩子。最好女方房子车子彩礼啥都别要,办个九块九的结婚证明(是不是九块九来着?),马上怀孕生孩子就成。


你也瞧出来了,我这不是在挤兑彩礼,而是,每回遇到什么逼人结婚生子的话题,都在说延续是一种“中华传统”,可一旦扯到彩礼房车,突然又倡导起新时代习俗,要改掉旧观念了。


好像你跟他谈钱,他就跟你谈感情,你跟他谈感情,他又跟你谈钱一样,都不挨着。说白了,就是将男性讨媳妇的成本与风险都降到最低。


但也别因此置气。客观来说,几千年一直生活在男权主导的社会里,主导话语权的自然有个好处的倾向,这并不奇怪。

所谓的公平,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大可能实现,毕竟个体的差异性巨大,只能说有个公正合理性。


我个人的看法是,咱们也别走极端。


既不能被主流言论煽动,也不能因而否定世间有合适自己的另一半。只是不能被表面蒙蔽双眼。

其实这跟寻常家里过日子一样。过年饭局上你听别人家孩子都好的不行,恨不得个个在外头造火箭,其实各家都有各家的烦恼。


没有十全十美的恋人,重要的是对方适不适合跟你凑一对过日子。


话题又转回来,说这部剧吧。


看似这部剧跟我上头聊的一大堆内容并不相关,其实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東京女子図鑑”这个封面海报乍一看实在不咋,总觉得是深夜噱头剧,所以起初没怎么关注。后来无意中点开来看,发觉其实蛮好看的。


它虽然也兼带东京区域风土人情介绍,但与“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地方吗”这样的中介看房治愈系不大一样,不是“校对女孩”这种单纯的时装恋爱片儿,而是一部小人物进东京的故事。


抛开其对五光十色的东京城市记录,单看女主角的个人经历的话,水川麻美所扮演的女主角“绫”,其实也可以是千千万万从小地方到东京打拼的年轻女孩子们。



相貌能力运气都还算不错,不是佼佼者,也算是中上等。

在奢侈品行当里做事儿,隔着银座的办公室玻璃俯瞰夜色,偶尔有满足感,但同龄朋友们开始陆续聊起孩子,又开始失落。第六集前半段的朋友圈聚会大家纷纷掏手机晒娃,简直与朋友圈晒娃有异曲同工之处。


虽然国籍不同,但这个时间段的年轻女性所面临的烦恼却类似。


“价值并不在于结婚本身,跟条件好的人结婚才是重点,所以才会结不了,不想结。”


但是,这种想跟条件好的人结婚的年轻女孩子们就一定有错么?

许多男性不也是非得找美人不可么。


如果双方为了爱和共同扶持,幸福生活的理想目的而结婚自然是最美好的,但若是为了物质,只要够和谐,够理性,也不会伤害到其他无关的人,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结婚,原本也是个人自由。社会上把许多女性对男性的物质要求上纲上线进行批判,却在男性对女性的外形和精神要求上睁一眼闭一眼,这也是耍无赖的事儿。


你对别人有要求,为什么别人不能对你有要求呢?

要分别客观看待才是。


看片儿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许多事儿,虚荣,骄傲,这山望那山高,经不起诱惑……类似的毛病,未必他人不会做。只是一旦还原到剧里,看官们就可以翘腿指责主角,而不必觉得良心有亏欠。


虽说戏剧有夸张,做不到100%还原,但也就是这样的夸张,恰好映出了一个群体的焦虑与困惑。


往近了说,许多描写现代女性的剧都能看得到。

往远了说,这种虚荣与焦虑的空虚感其实在很早的文学作品里就有。


譬如说福楼拜先生的包法利夫人。



如果只是看个热闹的话,咱们可以说,这部小说表面讲述的是,一名自身条件良好,又有温柔丈夫体贴的年轻少妇,如何跟不同男人出轨,最后悲剧收尾的故事。


她一生唯一出席过的一场奢华舞会,勾起了她对自己无法进入的那个阶层的幻想。自打那以后,她就活在一种自己制造出来的虚荣与焦虑之中。男人们的爱情对她来说,其实只是通往一个不存在的“浪漫幻想”的梯子。


倒不是非得某人不可,而是那人刚巧献了殷勤,看了个对眼而已。


她其实并没有把这些情人当做金矿来挖掘,实际上为了追求虚荣,反而搞得自己债务缠身。仿佛看“東京女子図鑑”的时候,刚到东京不久的绫,反复惦记着某间昂贵的法国餐馆,因为看过杂志里说“三十岁之前如果能在那里吃一顿饭,就是好女人”。





与富裕阶层的东京男友相约在那儿吃生日餐。为了准备,刷卡买了件昂贵的连衣裙。当然,进展有点儿打脸,其实也不尴尬,不知怎的看得尴尬症都快犯了。

女主也并不是一个打算在男人身上挖金的“类型女性”,而是普通的年轻上班族。


名牌包名牌鞋漂亮的连衣裙好看的化妆品奢侈的护肤品,所有看似虚荣的“物质陷阱。女主无法控制,为之迷醉。存在于这个物质需求被不断放大的年代里,舆论制造着消费的言论。而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人的欲望刚被勾起,又被无穷放大。


你可以在弹幕上吐槽女主,但抛开那类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奢侈品,说说常见用品吧。若有经济能力,人们确实会选择更好看,性能更好,自然也就更昂贵的东西。


人们也会为他人的眼光焦虑,偶尔会活在一种努力制造幻象的状态里。

谁也无法完全幸免。


看弹幕吐槽,却想起包法利夫人第二部十五节里,她与包法利先生去看戏。起初因为自个儿坐的位置好而沾沾自喜,又沉迷戏中情节,“这个使她神魂颠倒的幻像,更只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末了又觉得:


她现在才知道感情是多么微不足道,是艺术把感情无限夸张了。艾玛不想再受愚弄,她把她痛苦生活的翻版戏只看作是一种造型的幻想,只能使人赏心悦目而已。


她甚至怜悯剧中人,又瞧他们不起,于是心中暗笑。


怜悯剧中人,又瞧他们不起,于是心中暗笑:

“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呢?”


年少时看“包法利夫人”,掩卷发呆,只觉通篇看下来也无甚滋味,如今再看,却似乎明白了为何福楼拜会说他自己也是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醉心的爱情,只是小说表象那一层稍显香艳的浪漫部分。脱去这一层,其实尘世里该有多少男男女女,都是包法利夫人。


话虽说到这里,但小说的妙处,还是待你自己去挖掘。


然而,在俗世之中,为俗事所扰,是俗人的生活。活在世间,脱离现实的高人毕竟少有,也没几个能像毛姆的男主角跑去塔希提岛画画儿避世。一来门槛太高,二来如果为了避世而避世,又仿佛不够避世了。

怎么说呢?

有时候,文学作品替你揭开某些幻象,让你找到现实生活中更可亲可爱的东西。

有时候,文学作品又替你制造一些幻象,让你逃避现实生活中繁杂枯燥的部分。

这也是多重世界的好处。


写这篇的时候还是假期,全剧没有完结,大概才到第七集吧。

全剧完结后再回过头看这部剧评,感觉还有些东西想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很喜欢这部剧的结尾,也证明了我先前说的话,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看做是写给几乎所有在各大城市里寻找自身存在价值与意义,或正准备前往大城市里寻找自身价值与意义的年轻职业女性们的。

有纠结,有失落,有错事,有得意,也有失意。最后要如何看待职业与婚姻,如何看待在物质的世间找寻自我价值之类的问题,其决定权,还是交到了你自己的生活之中。


世事无常。无论如何,也要继续前行。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